Tag: 美国国债

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结构浅析:黄金储备持续增加我国外汇储备更为稳健

2022年11月至2023年底,我国又连续14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黄金储备达2235.41吨。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逐渐上升至4.3%。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从1.1%上升到4.3%,增长幅度达290.91%。

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从2009年的1.1%上升到2023年底的4.3%。美国国债占外汇储备比,则从34.7%下降到27.7%。在连续增持黄金储备的同时,中国也一直在减持美国国债。“一增一减”反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更加稳健。

黄金储备增长幅度大

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披露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黄金储备约为2235.41吨(7187万盎司)。我国连续第14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共增持约287.09吨(923万盎司)。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_中国黄金储备增长趋势

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披露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黄金储备约为2235.41吨(7187万盎司)

从2001年至2023年底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黄金储备量呈现出大幅增持、保持不变和小步快走三种特征交替的态势。

2001年12月,我国黄金储备从394.08吨增加到500.14吨。

2002年12月,从500.14吨增加到599.99吨。

2009年4月,从599.99吨大幅增加到1054.1吨,增加量达454.11吨。

在2001年至2009年近十年里,我国曾三次大幅增持黄金。但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值仅为1.1%(截至2009年底)。

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中国黄金储备连续5年保持不变。

2015年6月,我国黄金储备又大幅增加至1658.44吨。此后连续11个月小幅增加,至2016年4月,增至1808.36吨。

间隔仅仅一个月后,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国又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至1842.57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国又连续2个月增持黄金至1864.34吨 。

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的3年多时间里,我国黄金储备保持不变。

2022年11月至2023年底,我国又连续14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黄金储备达2235.41吨。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逐渐上升至4.3%。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比重从1.1%上升到4.3%,增长幅度达 290.91%。

减持美国国债的十年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负责管理和具体操作购买美国国债。购买美国国债的美元主要来自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部分。由于我国出口旺盛,长期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盈余。这些盈余中的其中一部分去购买美国国债,目的是产生收益,避免贬值。

2001年至2013年,我国一直在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稳定。至2013年11月,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到 13167亿美元的历史性峰值。

该峰值之后,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下行的态势,且这一态势在2022年变得更加明显。

2013年1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累计降幅达到34.1%,并在2022年4月,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大关。根据美国财政部披露的数据,2021年12月底至2022年12月底,中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由10403亿美元下降至8671亿美元,下降了1732亿美元,降幅达到16.6%。截至2023年9月,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7781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减少1236亿美元。

中国不再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CI)2023年9月份的统计,全球各国共持有约7.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中日本持有1.08万亿美元,位列第一;其次是中国,持有7781亿美元;英国持有6689亿美元,排名第三。

大幅减持美国国债的原因

首先,近三年来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美联储被迫连续加息与缩表,导致美国国内长期利率快速攀升、美国国债市场价值显著贬值。此种情形下,减持美国国债自在情理之中。

其次,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利率开始高于购买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回报率比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借给美国划算。而且, “一带一路”借出去的美元,又间接回流国内采购机械设备、工程材料及支付中国员工的工资等,等于在国内循环一次,又回到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

再其次,用于进口黄金。2015年,中国开始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按月发布“官方储备资产”和“国际储备与外币流动性数据模板”两部分。按照SDDS要求,我国首次发布黄金储备规模并按月发布黄金储备动态变化。

这些年来,基于对黄金的资产价值评估和价格变化分析,在不对市场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前提下,我国通过国内外多种渠道,逐步积累黄金储备。增持渠道主要包括国内的杂金提纯、生产收贮、国内外市场交易等方式。

中国黄金储备增长趋势_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底达到39932亿美元的历史性顶峰后,开始下降,至202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

我国的外汇储备虽然略有下降,但未来仍然以美元储备为主。

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与外汇储备占比,则从34.7%下降到27.7%,下降幅度达20%。减持的美国国债,一部分变成外汇储备,另一部分用于黄金进口。

从2013年底至2023年底,我国的黄金储备从1054吨增加到2235吨,增长幅度达112%。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_中国黄金储备增长趋势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黄金”,可获得关于黄金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中国黄金储备增长趋势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_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_中国黄金储备增长趋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们的外汇储备该怎么花?

我们的外汇储备该怎么花?

陆少萍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0日向媒体表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31974.91亿美元。在人民币升值、美元持续贬值、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应该如何投资呢?

外汇储备的性质决定其要按照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经营管理。安全第一。除安全外,外汇储备要保持充分的流动性,不仅要满足一般对外支付需求,还要有效发挥保障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安全的作用。在确保总体安全、流动的前提下,外汇储备经营应争取提高投资回报。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毫无疑问,在美元贬值乃至未来美国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持有巨额的美国国债必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

有研究者建言,将巨额的外汇储备花在黎民百姓身上,用一部分外汇储备建设更多的公租房,解决广大青年、普通百姓的住房困难。

我国外汇储备连年增长,可惜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用于支持美国的经济建设,促进美国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超过9000亿美元。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为发展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医疗、文而发行的一种ZF债券。在发展预算超出ZF财政收入的情况下,若国家不增加税收(税赋超过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经济发展,且影响未来的税收),也不增发通货(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就只有通过发债的方式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贫穷的中国竟然借这么多钱给美国搞经济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坐拥巨额的外汇储备,地方ZF却因为缺少发展资金而牺牲利益招商引资,确实令人费解。

有学者一针见血指出,购买美国国债是在支持美国的军备。我们的军费支出比想像的要多,只不过有一部分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用在了美国军队身上。一百多年前,腐败的清ZF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赔付日本2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6.4倍。日本人将收到的款项扩充军备,导致了此后的日本屡次侵华。

军械制造(军备)就社会效果而言是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一旦过度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战争。美国不断在世界各地点燃区域战火就是非常好的证明。或明或暗参与区域冲突,缓解了过度的消费(军备)给本国的危害(军械的储存或销毁成本),又能为军械制造行业带来订单,促进经济发展。

民族复兴,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夙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0.3%。按日本ZF发布的数据,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约4000亿美元。日本媒体评论称,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68年日本GDP逾1000亿美元,超越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并没有多少中国人为之自豪,因为按2010年8月商务部发言人在新闻发表会上的说法,中国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全球排名105位。而2009年日本人均GDP约40000美元。因此,有人说我们是世界上最穷的“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投资策略_美国外汇储备排名_中国外汇储备使用建议

有一个问题许多人难以回答,那就是:怎么说明中华民族已经复兴了呢?或者问: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才算复兴了呢?

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军事、科技强国,能够达到美国的水平,不少人会说:中华民族已经复兴了。然而,众所周知,美国目前占了全球外债余额的23.9%,欠着13.6万亿美元的外债,人均负债4.5万美元(合30万人民币)!——美国、英国是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债务国。对应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至2010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138.10亿美元。美国出台政策促使美元大幅贬值,强迫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想将其欠中国的巨额外债“赖掉”,“吞噬”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中国2.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约占70%。以此计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欠每个中国人1500美元(约1万人民币)。——这不能不警醒我们,沿着债权国的道路走下去,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可能非常遥远!

一般认为,由于美元是国际上主要的结算货币,贬值会形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导致美元储备国的外汇资产缩水。美元贬值成了美国向他国转嫁危机、制约竞争对手正常发展的惯用手法。

有人说,美国能发展强大,一个主因是未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战争的危害,在表面上是破坏厂房、楼宇等各类建筑。我们近几年为发展房地产而搬迁大量工厂、学校、医院重建,拆除大量的办公楼宇、民房重建,难道亚于一次战争的破坏吗?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发展速度与资金投入量成正比。与美国相比,我们在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诸方面均落后不少,若能将十分有限的外汇储备投入这些领域,必然可以大大缩小两国之间的差距。不仅应当用于解决广大青年、普通百姓的住房困难,更应当用于促进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1年春节后,美国ZF公布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简称“两房”)处置方案,有关部门就媒体称中国投资“两房”债券亏损可能高达4500亿美元的报道表示,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中国外汇储备中持有的“两房”债券还本付息正常,年均投资收益率在6%左右。

联邦国民抵押协会(“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是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由国会立法设立、享受ZF支助,一直是美国住房金融政策的主要工具,是美国住房融资的主渠道,提供了绝大部分的新增房贷融资。美国ZF是“两房”债券的最大持有者,所购买的各类债券金额超过1.6万亿美元。

按照美ZF处置“两房”的主导思想,“两房”可能被关闭或私有化,这将意味着“两房”债券等同于垃圾。业内专家表示,应该认识到“两房”债券存在的风险,债券投资者可能不会全额亏损,但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我们可以仅仅满足于外汇储备的安全和收益吗?6%的年均收益率实在不敢恭维(国内金融机构的一年期贷款利率逾6%),不图也罢,何况还存在“蚀本”的风险。资本不仅应该考虑其安全性和收益率,更应该注重其社会效益。“两房”的最主要功用是解决美国人的住房问题的,4500亿占1.6万亿的28%。在中国人的住房困难远甚于美国人之际,不妨多考虑国内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外汇储备不该为美国人建房居住)。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经济科学出版社《传说中的房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