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理财

下半年,如何让钱生钱?

过去我们拼命理财,是为了“跑赢通胀”,不让辛苦攒下的钱被吞噬。可现在,连通胀都“消失”了——自2025年2月起,CPI连续4个月为负。你甚至什么都不做,都不会“跑输CPI”。

可这真的是好消息吗?

现实很扎心:如果你还幻想靠理财改善生活,银行存款的性价比正加速下降。四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只剩0.9%。什么概念?10万元存一年,利息只有900块。未来存款利率只会越来越低,普通人想靠存款获得理想回报,很难。

在这样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钱不“躺平”,实现保值增值?这就涉及到了怎么做资产配置

考虑到现在的世界,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确定——特朗普贸易战上反复无常、美联储货币政策扑朔迷离、地缘冲突此起彼伏……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多元化配置就成了投资界共识。

A股、黄金、国债和美债这四大类资产因具备不同风险收益特性,被视为国内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基本盘”:

A股是国内权益资产的代表;黄金则是全球公认的避险与抗通胀工具;国债波动性低、信用高,是追求稳健收益和风险对冲的投资者首选;美债作为全球最大、最具流动性的债券市场,是人民币以外资产配置、对冲汇率风险的重要渠道。

回顾年初妙投发布的《2025年,投资逻辑该变了》,我们的观点很明确:A股今年有相对乐观的机会,但能否反转,关键看国内政策能否有效托底经济。债市虽有结构性机会,但整体上涨空间有限,波动性较2024年更大,波段操作是主要策略。

至于黄金,我们建议低吸而非追高,因为后期部分利好可能转为压力,短期内对金价形成扰动。但和债市不同,黄金的上行潜力则未见顶,特别是在美元信用疲软、特朗普可能推动关税大幅提升的背景下。

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债市的确高位震荡,符合我们的预期;黄金则超预期强势,年内最高涨幅达到30%,最大的催化剂来自中美贸易摩擦,这也是A股表现承压的最大“黑天鹅”。

A股:黑天鹅与修复

今年A股最大的黑天鹅,毫无疑问就是中美贸易摩擦。4月7日,上证指数一根大阴线跌了7.34%,之后市场才开始缓慢修复这个跌幅。

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很简单:低估值叠加基本面超预期。

首先,A股整体估值本就不高;其次,4月贸易战爆发后,市场原本预期二季度经济会全面承压,但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悲观——2025年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49.7%,已经连续两月回升。

一方面,4-5月外贸数据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反而因为抢出口效应,出口表现还算不错;另一方面,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延续,整体经济数据可以定性为“稳弱”,并未失速。

最近这几天,A股在权重金融股带动下强势突破,上证指数再次站上了3400点,最高摸到了3497点,边际驱动也很清晰:低估值和基本面平稳的背景下,地缘冲突缓解。

从波浪理论上看,我们定义2024年9月底的行情为牛市的第一浪,2024年10月至4月的贸易战低点,为浪2的调整,现在不确定的是主升浪的浪3是否展开——主要取决于基本面能否出现转机?

展望下半年,基本面情况其实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中美贸易冲突已经大大缓和(这也是近期指数反弹的宏观背景之一),但是关税的实际影响力度还是增加的,叠加4-5月抢出口之后的空窗期,我们预计出口的压力在下半年还会延续,后续要重点关注欧盟和东南亚的出口替代能否形成有效对冲。

而在这期间,行业轮动会更加极致,操作难度也随之增加。

现在是最乐观、也是最难操作的阶段。乐观在于时间站在多头一边,难操作在于板块轮动加剧、追涨杀跌容易亏钱。

很多投资者都有体会,熊市里赚的钱,牛市里全亏回去了。根本原因就是牛市轮动太快,一边是市场普涨情绪让人躁动,另一边是持仓标的弱势让人拿不住。

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相信这是牛市,哪怕最弱的股票也有一倍涨幅,放平心态,牛市从来都是价值投资者压力最大的时刻;如果你认为还是熊市或震荡市,就更没必要追涨杀跌。投资是马拉松,心态比短期波动更重要。

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A股相对疲弱,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中美贸易战的超预期发展,这让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下降,资金大幅流出风险资产,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金价年内最高涨幅达到30%。

但眼下黄金的性价比也在下降。

黄金:分歧加剧

现在市场对黄金的看法,早已不是一味看涨这么简单了。

今年COMEX黄金一度飙升至3500美元/盎司,价格越高,资金就越敏感,稍有风吹草动,多头和空头情绪瞬间爆发。正如6月16日,金价高开低走,紧接着花旗发布报告,警告未来几个季度金价可能跌破3000美元,甚至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回落至2500-2700美元区间。

我们没法断言金价一定会跌到3000美元或更低,但就目前来说,黄金的配置时机确实不算理想。

短期来看,黄金交易主线还是围绕全球贸易局势,尤其是中美关税谈判的进展。现在中美贸易战进入90天临时缓和期,下一个关键节点在8月12日前后,双方要复盘暂停的关税措施,决定是继续暂停、取消,还是另有新动作。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引爆金价剧烈波动。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的火药味也在升腾。无论是中东,还是东欧局势骤然变化,都可能让黄金在一夜之间剧烈拉升或跳水。

但要注意两个事:一是贸易战和地缘冲突的利多影响在边际减弱;二是市场资金早已变得神经质,提前下注、提前撤退,买预期、卖事实。

中期来看,黄金的核心逻辑将更多聚焦在美国宏观经济预期上。如果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不仅美股会承压,美债市场也难独善其身,全球资金会涌向黄金。

目前来看并不乐观。美国6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4.7万人,好于预期,失业率意外下降至4.1%,美国经济韧性看起来比预期要强,这会打压黄金的表现。接下来我们该继续盯住美国经济的前瞻性指标,比如非农、CPI、PMI等。

长期而言,黄金的底层逻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实。它不只是避险工具,更是美元信用体系的“最后锚定”。只要美元信用持续下滑,美债不再被视为无风险资产,黄金就会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只有等到美元信用真正恢复、美债重新成为“无风险资产”,黄金才有可能出现大幅回调。

可美元信用要恢复,几乎是天方夜谭:

一是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利息负担压得财政喘不过气,连穆迪都下调了主权评级。更何况,据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算,大而美法案将在未来十年(2025-2034年)使美国债务再增加3.4万亿美元,总债务规模有望逼近40万亿美元;

二是美元霸权地位被动摇,中美科技、军工等领域差距急剧缩小,部分资金已经逃离美元体系。虽然美元稳定币的崛起被视为美元霸权的“数字化延伸”,但目前体量和实际影响仍有限,难以完全抵消美元信用下滑的压力;

三是“特里芬难题”死结难解,美国要维持美元地位就必须长期赤字、不断印钞,结果只能是美元贬值、信用透支。

所以说,黄金长期值得看好,但短期情绪反复、波动较大,我们建议投资者以低吸为主,避免追高。

国债:波段中的机会

与2024年那个“闭眼买国债都能赚钱”的牛市截然不同,2025年的国债市场已经变天。

以十年期国债ETF(511260)为例,2024年收涨8.88%,收益率比较可观;但到了2025年上半年,只收涨了0.81%。如果我们拿一年不操作或许能跑赢银行存款。更惨的是,如果操作不当,高买低卖,可能会搭上时间成本,甚至还可能亏钱。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