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期货市场

期货疯狂30天:7月多晶硅涨幅超70%,焦煤连续2天涨停

7月,国内期货市场迎来一波暴涨行情,按照结算价计算,多晶硅、焦煤、焦炭主力合约7月涨幅分别为51.45%、28.31%、14.79%。

期间,焦煤连续拿下2个涨停板,有网友惊呼“绝代双焦”(期货投资者对“焦煤焦炭”的俗称)再度雄起。若从最大涨幅看,多晶硅、焦煤、玻璃、集运指数(欧线)、焦炭、碳酸锂、工业硅、纯碱、氧化铝、硅铁等期货主力合约7月最大涨幅均超过20%。

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约最大涨幅达70.79%、焦煤最大涨幅达58.67%。

螺纹钢期货持仓_多晶硅期货最大涨幅_焦煤期货涨停行情

7月涨幅TOP10品种(按结算价计算),数据来源:WIND,时代周报记者/制

与此同时,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也开始飙升。对于7月交易规模大幅增长的原因,格林大华期货副总经理、首席专家王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黑色金属与建材板块成交量环比出现97.6%的增幅、成交额环比增长94.6%,成为7月引燃期货市场增量的重要动力;有色金属成交量和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70.5%和52.8%,助力7月市场成交回升;能源和化工两大板块7月成交量环比分别增长21.7%和22.1%、成交额环比增幅为8.5%和23.8%,原油、煤焦、化纤等活跃进一步加持市场交易规模增长。

“农产品和软商品、金融期货、贵金属持续活跃也是7月交易规模大幅增长原因。”王骏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农产品市场的饲料养殖和软商品板块齐发力,成交量环比分别增长21.8%和32.8%,鸡蛋、生猪、豆粕、红枣、棉花成交活跃。随着A股人气回升,成交量和成交额环比分别大增36.9%和38.2%,推动偏权益类投资的交易者参与金融期货进行套利或对冲现货风险。贵金属板块7月份成交量和成交额环比分别增长10.3%和3.3%,仍然维持其上半年以来的热度,有不少交易者持续关注和参与。

针对期货市场火热的品种,大商所、广期所纷纷开启限仓。企业层面,8月以来已有比亚迪(002594.SZ)、时创能源(688429.SH)、萤石网络(688475.SH)、深圳华强(000062.SZ)、华明装备(002270.SZ)等22家上市公司发布与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

7月期货市场成交火热

整个7月,期货市场上多晶硅的表现最为亮眼,多晶硅PS2508合约从7月3日盘中最低30030元/吨,一路飙升至55285元/吨,最大涨幅达70.79%,领先焦煤期货超10个点。随后,多晶硅PS2508合约转入宽幅震荡。不论是最大涨幅还是以结算价计算的整个7月涨幅,多晶硅都稳居榜首。

螺纹钢期货持仓_多晶硅期货最大涨幅_焦煤期货涨停行情

7月最大涨幅TOP10品种,数据来源:WIND,时代周报记者/制

通常来说,期货价格大幅波动之时,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放量。7月多晶硅、玻璃、纯碱期货成交量环比最为明显。具体来看,多晶硅期货7月成交量为2547.05万手,环比增长484.69%;玻璃期货7月成交8019.01万手,同比增长330.97%,环比增长130.5%;纯碱期货7月成交量为7720.28万手,同比增长113.67%,环比增长135.91%。

8月5日,中期协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市的152个期货期权品种,以单边计算,7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10.59亿手,成交额为71.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9%和36.03%。1月至7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51.3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411.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1%和23.09%。7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总持仓量较上月增长3.98%。7月末期货市场持仓量是历史第二高,仅次于今年3月末的持仓量。

从各家期货交易所的成交情况看,上期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3.23%和2.19%,上期能源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3.7%和下降1.68%,郑商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8.46%和23.26%,大商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33.24%和33.18%,中金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35.11%和64.79%,广期所7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13.26%和597.73%。

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期货、白银期货、原油期货,郑商所的纯碱期货、玻璃期货、烧碱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棕榈油期货、豆粕期货,广期所的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货。

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商品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期货、白银期货、热轧卷板期货,郑商所的玻璃期货、纯碱期货、PTA期货,大商所的焦煤期货、豆粕期货、聚氯乙烯期货,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碳酸锂期货。

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7月期货大涨或与各行业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去产能息息相关。多晶硅、焦煤、焦炭的大涨都受益于此,在这些涨幅领先的期货大涨过程中,均是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的结果,并伴有各类的传闻。

在“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市场期待供给侧2.0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多晶硅的行情已经启动,而7月中旬的市场传闻为多晶硅行情再添一把火。彼时,有消息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下称“光伏协会”)要求硅片环节的最新报价不能低于成本,电池、组件均有最低售价要求,涨价氛围在产业链传导,这驱动了多晶硅期货进一步大涨。

时隔仅十余天,光伏协会就对前述消息进行了辟谣。7月29日晚间,光伏协会紧急发文澄清:“近日,有部分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特别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闻,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然而,多晶硅没有大幅下跌,而是维持宽幅震荡。

方正中期首席新能源研究员魏朝明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7月多晶硅大涨有对前期价格非理性下跌进行修复的因素,价格突破去年末高点后,参与者不排除有一定跟随性成分。

针对多晶硅后市展望,魏朝明认为“短期价格处于平台盘整阶段,随着生产企业卖保积极性的提升,后期期现货价格或难以复制前期涨势,不排除有阶段性回调可能,建议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根据自身风险敞口谨慎管理相关价格风险。”

类似的行情也出现在双焦期货上,但双焦见底的时间略早于多晶硅。在经历近4年下跌之后,焦煤焦炭迎来了曙光。二季度焦炭第四轮降价落地,市场情绪好转,继续提降预期消散使得双焦迎来一波小涨。不过,在反内卷以及供给侧2.0出台预期的背景下,双焦开启了新一轮上涨。

据央广网报道,7月中下旬,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通知提到,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价格持续下行,部分煤矿企业“以量补价”,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严重扰乱煤炭市场秩序。本次核查范围为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等8省(区)的生产煤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参照生产煤矿进行核查。

据央广网报道,具体核查内容包括:一是煤矿2024年全年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其中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以公告的建设规模为准,下同),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的10%;二是企业集团公司在安排2025年计划时,是否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三是煤矿在安排2025年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时,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

海通期货黑色高级研究员魏亚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7月份以来双焦市场大幅上涨的逻辑是,先由宏观预期带动期货价格上涨,期货的大幅上涨进而带动基本面改善。反内卷背景下,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焦煤受资金和情绪推动成为黑色系上涨幅度最大品种。7月下旬煤炭超产检查消息发酵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投机需求上升,同时期现商持续进场拿货,锁住了部分现货库存,加上下游补库增加,焦煤阶段性供不应求,期现“左脚踩右脚”共振上行。

“从需求端来说,反内卷政策的利好以及下游钢厂的高利润对焦煤焦炭的价格有较强支撑,高利润导致钢厂自主性减产的概率较小,因此即使现阶段处于需求淡季,铁水产量也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魏亚如坦言,煤矿端高库存局面明显转变,在供给预期收紧,而铁水产量持续高位的背景下,焦煤价格在短期内有较强支撑,焦炭价格也因成本端的强势价格较难下跌,随着对政策情绪逐渐消退,交易逻辑回归基本面,双焦进入温和上涨。

交易所采取限仓措施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7月期货市场波澜起伏般的行情对市场各方均产生了较大影响。除个人投资者、CTA策略投资机构产生大幅盈亏之外,对商品产业链企业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迫使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套期保值。对于波动较大的品种,期货交易所也纷纷出台限仓措施。

早在7月中上旬行,广期所已先后在7月10日、17日、23日出台风控措施,提高工业硅、多晶硅期货涨跌停板幅度及交易保证金,提高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相关期货合约开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缩窄工业硅、多晶硅相关合约交易限额等。

7月下旬,大商所对焦煤出手,广期所对部分品种再度采取限仓措施。7月25日,大商所对焦煤期货JM2509合约实施单日开仓量不超过500手的严格限制。广州期货交易所同日将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单日开仓量限制在3000手以内。

随着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期货一路高歌猛进,7月30日,广期所限仓措施进一步严格。广期所要求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工业硅期货2509、多晶硅期货2509、碳酸锂期货2509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500手,在三大品种2510、2511、2512、2601合约上单日开仓量均不得超过2000手。

一位在黑色产业链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的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为了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企业才进行商品衍生品交易,因此,大多以风险管理、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为主。虽然短期市场有波动,但只要保持仓位适当,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已有22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有关套期保值的公告,也有与多晶硅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根据时创能源发布的公告,为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期货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其中,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多晶硅、白银、铜等商品品种。

焦煤期货涨停行情_多晶硅期货最大涨幅_螺纹钢期货持仓

交易活跃度攀升 期市“蛋糕”持续做大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5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同比显著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反映我国期货市场“蛋糕”不断做大。这既是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结果,也与投资者增加、大宗商品牛市行情相关,说明我国期货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因素助推

中期协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5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6.36亿手,成交额为49.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01%、79.36%,环比分别下降0.61%和增长3.39%。

格林大华期货资管部赵晓霞表示,5月国内期市成交量、成交额同比显著增长,这是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交易需求增长。从历史表现来看,每轮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都伴随着交易量和成交额显著攀升。去年不少国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释放了大量流动性,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出现牛市行情,带动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复苏、需求增加,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加大,实体经济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增加。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赚钱效应也吸引投机性交易增加。

其次,保险资管、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进场,给期货市场带来资金增量。这两年“固收+”策略、CTA策略、打新策略、商品ETF等受到各家金融机构重视,还有交易所实行的国债冲抵保证金业务,这些都提升了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的热情。

方正期货模拟咋用_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_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同比增长

最后,新品种上市步伐加快,生猪、短纤、LPG期货以及期权等新品种上市也带来了新投资者和增量资金。

参与对象日益多元化

今年以来,我国期市累计成交量、成交额保持稳定增长。中期协数据显示,1-5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1.2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39.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49%和77.80%。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继续增长,大幅超过2020年同期水平,表明期货市场吸引了多种类型投资者参与交易。

展望后市,赵晓霞认为,考虑到美国出台6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美联储对通胀容忍度加大,预计后市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重拾涨势。部分与经济复苏相关度较大的品种,比如铜、螺纹钢、铁矿石期货,后市存在较大交易性机会。

4月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齐涨 金融期货与绿色能源品种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以单边计算,4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8.09亿手(808,586,468手),成交额为70.18万亿元(701,778.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9%和23.69%。1-4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6.58亿手(2,658,225,270手),累计成交额为232.20万亿元(2,322,045.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9%和28.36%。

从各交易所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4月成交量为2.32亿手(232,014,992手),成交额为28.99万亿元(289,934.53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8.69%和41.31%,同比分别增长8.97%和26.88%。4月末上海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为979.29万手(9,792,863手),较上月末下降15.28%。1-4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7.25亿手(725,499,224手),累计成交额为77.20万亿元(771,95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和42.78%,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7.29%和33.24%。其中,黄金、白银、铜等品种交易活跃,反映市场对贵金属和基本金属投资热情较高。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4月成交量为0.17亿手(17,427,671手),成交额为3.16万亿元(31,600.84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16%和4.5%,同比分别增长64.35%和20.45%。4月末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持仓总量为45.04万手(450,399手),较上月下降10.35%。1-4月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量为0.56亿手(56,443,405手),累计成交额为10.86万亿元(108,587.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6%和下降3.36%,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12%和4.68%。业内分析师表示,能源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或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及国内能源需求结构变化有关。

郑州商品交易所4月成交量为2.63亿手(262,735,713手),成交额为7.54万亿元(75,439.3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2.49%和10.75%,同比分别增长18.58%和下降4.51%。4月末郑州商品交易所持仓总量为1239.22万手(12,392,244手),较上月末下降31.08%。1-4月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8.96亿手(895,925,108手),累计成交额为28.65万亿元(286,481.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和17.75%,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3.7%和12.34%。农产品及化工品期货交易表现分化,部分品种受季节因素、种植政策影响较大。

大连商品交易所4月成交量为2.54亿手(254,396,893手),成交额为9.48万亿元(94,828.00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1.46%和13.51%,同比分别增长34.79%和6.93%。4月末大连商品交易所持仓总量为1591.66万手(15,916,644手),较上月末下降17.08%。1-4月大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8.28亿手(827,528,465手),累计成交额为32.09万亿元(320,95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6%和3.31%,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1.13%和13.82%。豆类、油脂等农产品成交量增长显著,受益于市场对相关产品需求的稳定增长。

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数据_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统计_螺纹钢期货持仓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4月成交量为0.25亿手(25,084,272手),成交额为20.21万亿元(202,070.09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1%和28.79%,同比分别增长33.58%和47.9%。4月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为203.78万手(2,037,768手),较上月末下降1.48%。1-4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0.98亿手(97,751,367手),累计成交额为80.80万亿元(807,959.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3%和41.22%,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68%和34.8%。相关行业研究员表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预期下,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受投资者关注,用于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需求增加。

广州期货交易所4月成交量为0.17亿手(16,926,927手),成交额为0.79万亿元(7,905.96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9%和1.13%,同比分别增长30.5%和下降4.82%。4月末广州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为133.17万手(1,331,709手),较上月末增长4.95%。1-4月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0.55亿手(55,077,701手),累计成交额为2.61万亿元(26,104.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5%和下降12.68%,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7%和1.12%。4月,新兴期货品种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投资者对绿色能源类期货关注度持续增加。

按照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白银、铜,郑商所的菜籽油、玻璃、PTA,大商所的豆粕、棕榈油、铁矿石,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多晶硅期货;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白银、燃料油,郑商所的玻璃、PTA、纯碱,大商所的豆粕、聚氯乙烯、棕榈油,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金融期货期权成交量为2508.43万手,占全国市场的3.1%;成交额为20.21万亿元,占全国市场的28.79%。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是中证1000股指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

截至2025年4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46个。丰富的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紧密跟踪各交易所动态、品种基本面及宏观经济形势,以更好把握投资机遇。未来期货市场将如何发展,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