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资本市场

A股公司借力重组转型升级 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

证券公司财务杠杆率_产业转型升级并购重组_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谋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趋势明显。并购重组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加速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万得资讯(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并购交易3470件,同比增长7.93%;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34件,同比增长83.56%。其中,多家上市公司以彻底转型为核心目标,或通过并购来寻找新增长点。特别是沪市,“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增的重大并购方案中,有近三成是转型升级案例。

从转型领域来看,上市公司重组转型主要朝向国家政策鼓励、具有成长性的领域。一些公司通过并购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对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的把控。

从转型主体来看,来自地产、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需求迫切。这些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切入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清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点。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突破,有利于企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布局新兴领域,培育新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愿将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望保持活跃。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在存量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A股企业突破增长的核心诉求,而并购重组正成为开辟新增长路径的关键引擎之一。

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为企业并购整合提供了制度支持。去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今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开展并购重组;5月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引入简易审核程序,显著提升审核效率。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激发了企业的并购热情与市场活力。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借助并购重组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的意愿和措施。有的公司计划横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优化配置;有的公司通过跨界进入高潜力新兴领域,利用新业务的增长潜力,构建“主业+新业务”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作为近期并购重组转型的主力军,传统行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快速进入新兴领域。“传统行业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说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传统行业企业对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认知更深入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地产、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盈利空间收窄、环保要求提高等问题,通过并购重组能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这一趋势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动能和政策保障,有助于加速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把握机遇精耕细作

当前政策环境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打开了战略机遇期。业内专家提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之时,更需要警惕风险。并购重组绝非资本的简单叠加,其生命力根植于深厚的产业土壤。要真正实现“1+1>2”的协同飞跃,需要坚守产业逻辑、前置把控风险、精耕细作整合。

“在政策宽松期,理性与审慎尤显关键。并购重组的价值不在于交易数量的堆积,而在于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价值的持续创造。”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并购重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要风险来自估值与财务层面。在市场情绪高涨时,信息不对称容易推高目标资产价格,导致估值偏差,而激进融资安排则可能埋下流动性紧张与财务杠杆过度的隐患。其次,法律与合规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标的企业股权权属不清、历史沿革存在瑕疵,或对赌协议难以兑现,都可能触发监管问责乃至司法纠纷,直接侵蚀交易成果。

为应对挑战,上市公司需建立全流程的并购重组风控体系。章俊表示,上市公司事前应强化尽调深度与专业性,综合财务、法律、行业多维度审查,确保风险识别穿透到业务实质。交易过程中则应在结构设计上保持弹性,引入分期支付、混合工具等方式,以平衡资金压力与股东利益;同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与合规要求,防范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事后整合更应突出治理和文化双轨推进,通过治理结构统一、财务制度嵌入以及文化融合机制,真正释放协同潜能。

展望未来,并购重组将在多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田轩表示,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核心要素向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集中;在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低效业务,将显著增强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优化资本市场估值体系方面,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将引导市场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能力、长期发展潜力和核心技术壁垒,促进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向长期价值导向转变。(经济日报记者 赵东宇)

艾德金融新加坡办公室开幕,建立东南亚业务枢纽

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艾德金融(「集团」)欣然宣布,旗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 Eddid Financial Singapore Pte. Ltd.于新加坡核心金融区隆重开业,标志着集团在取得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CMS)牌照(牌照编号:CMS101839)后,东南亚战略布局进入实质运营阶段,全球业务拓展势头强劲。

艾德金融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_新加坡外汇市场_艾德金融新加坡子公司开业

启幕新程,共筑新篇

开业典礼现场宾客云集,艾德金融行政总裁谢尚礼博士(Dr. Jerry Tse)率领集团高管团队,与众多本地嘉宾及业界伙伴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艾德金融新加坡子公司开业_新加坡外汇市场_艾德金融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

谢尚礼博士发表欢迎致辞,向到场嘉宾表示感谢,并强调新加坡对于集团的战略意义:「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在当地设立办公室既进一步巩固集团在东南亚市场的领先地位,也是集团环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构建完整、深入的业务网络将有利集团精准把握亚太市场机遇,强化跨境服务能力,并支援新加坡股票、环球期货、外汇、虚拟资产等多层次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在随后的仪式环节中,谢尚礼博士与艾德金融联席首席营运官兼首席合规官及艾德金融新加坡首席营运官杨伟健博士(Dr. Ricky Yeung)、艾德金融联席首席营运官兼首席合规官罗旭明先生(Mr. Andy Law)、艾德金融新加坡首席执行官吴敏晖先生(Mr. Fai Ng),共同完成剪彩仪式,并按新加坡传统习俗「滚凤梨」(Pineapple Rolling),凤梨在当地文化中寓意财富与繁荣,这充满地域特色的环节,象征着艾德金融在新加坡的业务正式起航,迎来丰盛新篇章。

艾德金融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_艾德金融新加坡子公司开业_新加坡外汇市场

科技赋能,提供多元化业务

艾德金融新加坡办公室及专业团队的落地,是集团继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出资本市场服务(CMS)牌照后,在当地市场的实质性重大进展。依托集团在环球市场积累的证券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经验,艾德金融将为新加坡本地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证券、衍生工具及外汇在内的资本市场产品交易、产品融资及托管服务等,全面覆盖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主要需求。

作为东南亚金融科技的核心枢纽,新加坡的金融创新能力位居全球前列,金融科技产业方兴未艾。艾德金融秉持的科技创新理念与新加坡对现代金融的创新需求高度契合。集团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于金融业务的深度应用,重点开发专属交易平台及数字化服务工具,以提升新加坡当地及区域内客户的交易效率与服务体验。集团计划将当地业务拓展至虚拟资产、代币化实体资产(RWA)等领域,助客户捕捉Web3时代机遇。

全球合作,拓展服务网络

艾德金融近年来加速全球化布局,已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市场建立成熟业务网络。随着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新加坡将成为艾德金融捕捉东南亚区域机会的重要前哨,在东南亚开辟新的业务。

未来集团亦将充分协同全球各主要金融市场的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生态,为全球企业及个人投资者提供无缝衔接、高效专业的跨境金融服务。

艾德金融新加坡子公司开业_新加坡外汇市场_艾德金融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

关于艾德金融

艾德金融植根香港,是一家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全方位金融集团,致力将最新科技融入企业基因。集团涵盖多元化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及数字资产;致力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及产品。集团旗下成员在主要金融市场持有多个牌照,包括由香港证监会发出的第1、2、3、4、5、6、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香港保险经纪业务牌照、香港信托或公司服务提供者牌照,同时也是香港交易所参与者(经纪代号:0974及0977)。此外,集团全资美国经纪交易商子公司Eddid Securities USA Inc. 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全国期货协会(NFA)、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及纳斯达克交易所(NQX)的核准会员、并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TFC)注册;集团旗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 Eddid Financial Singapore Pte. Ltd. 持有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出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牌照编号:CMS10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