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原来没有这么简单
浙商期货最近干了件大事儿,攒了50余家产业链企业,一起做套期保值模拟大赛,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本领的同时,向市场推广自身的数字金融成果——一体化套期保值管理平台“保值方”。
什么是套期保值?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买进(或卖出)货物的同时,再卖出(或买进)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货,这样一来现货和期货的盈亏可以相抵,从而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参赛的50余家企业正陆续提交套期保值方案,并按计划开始进场交易。然而在实际的模拟演练过程中,部分企业表示:“套期保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一、怎么定风险敞口和套保比例?
“原本以为风险敞口就是现货库存数量,套保比例照着1:1来就行,结果提交方案时被顾问泼了冷水。”某红枣加工企业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吐槽,说出了不少初次参与套保企业的困惑。
这家企业主营农产品,当前中秋临近,红枣需求量大增。企业模拟期初报的现货库存是3000吨,按1:1比例计划对冲3000吨红枣期货。可专属顾问一看数据就问:“你们还有1000吨在途红枣,预计下周到货,这部分算不算敞口?下游还有500吨订单没交付,这部分的价格锁定了吗?”
企业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只算了仓库里的现货,压根没考虑在途货物的价格波动风险,也没算已签订单的“隐性敞口”。“原来第一步算敞口就藏着这么多门道,差一点就满盘皆输。”
二、套保方案具体应该怎么做?
摸清风险敞口、确定套保比例,是套保方案的第一步。但是套期保值的完整方案,远不止于此。“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可用资金有多少?”
“用期货套,还是用期权?两者各有什么特点?”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什么时候离场呢?”
“从方案提交、审核,到批准、交易,怎么才能做到合规?”
“现货库存发生变动,衍生品头寸要即时调整吗?”
……
这些是赛事进程中,参赛企业和浙商期货顾问团队交流中交流最多的几个问题。
浙商期货大赛负责人表示,套期保值方案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其需要兼顾现货与期货的精准匹配、动态风险的提前预判、操作流程的闭环管控等因素,每个环节都暗藏多重专业门槛。所以方案在整个项目中至关重要。
三、权限怎么设置才能规避操作风险?
套期保值的操作是一整条流水线,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权限设置若有疏漏,很容易酿成操作风险。
“交易员没打招呼就凭经验调了期货头寸,还好风控无意中发现。”某大宗贸易类上市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说:“不然未审核先交易,可能在后面的信息披露中触及合规风险,尤其是万一因此带来财务亏损,就更麻烦了”。这家企业初期为提高效率,让交易员和风控岗共用系统权限,结果交易员看到沪铜期货价格短期反弹,便将原本2500吨的空头头寸减仓至1500吨,导致现货端1000吨铜原料的价格风险完全暴露。
浙商期货顾问立刻协助企业在“保值方”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重构角色:交易员仅能在方案约定的区间内调整头寸;风控部拥有“头寸偏离预警”和“操作驳回”权限;财务部则负责实时监控保证金账户,确保资金异动时能第一时间介入。
“以前觉得‘一人多岗’省事,现在才懂权限边界就是风险防线。”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四、执行期间遇到突发情况,如何调整?
套保方案落地后并非一劳永逸,市场突发情况往往会打破既定节奏,调整策略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套保成败。某生猪养殖企业按方案完成生猪期货头寸建仓后不久,企业所在地区附近突然传出有猪瘟情况,几家养殖企业迅速安排出栏,短期内当地生猪现货价格应声下跌,而期货端的价格并没能立马体现。“团队一下乱了阵脚:有人说赶紧加仓期货头寸,有人说后续价格可能马上反弹,还有人觉得该观望,但没人能说清哪种选择对。”企业负责人坦言,原方案里没考虑过疫病突发的情况,大家只能凭直觉争论。
浙商期货顾问团队依托“保值方”,系统整合了疫情影响范围、区域存栏量、屠宰企业收储政策等信息,顾问分析指出:此次疫情仅波及局部区域,不会改变全国供需平衡,且企业已与大型屠宰场签订部分出栏订单,售价相对稳定。最终给出的调整思路是:不盲目改期货仓位,根据疫情可控后的预期出栏量,并用少量期权工具对冲短期价格超跌风险。没过多久,当地生猪价格稳定回升,企业最终稳住了收益。“突发状况真能考验功底,没有专业数据和分析,根本找不准调整方向。”该企业负责人说。
五、这次套保,成功还是失败?
“期货端目前亏了近50万,这套保肯定失败了吧?”刚进场交易一周的某棉花贸易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看着报表犯了愁。可浙商期货顾问的一番核算,却让他换了个认知。
据悉,该企业下游有1000吨订单,且自身尚未采购原材料,企业通过买入套保的方式稳定收益。而近期棉花的连日下跌使得期货端出现了亏损。顾问团队运用“保值方”系统生成了项目实时评估报表,报表显示,该企业现货端的采购预计节省约60万元,期现两端综合盈利10万元,套保目标已顺利达成。
浙商期货大赛负责人解释道,套保的成功从来不是看期货市场赚没赚钱,而是看是否实现了“稳定经营”的核心目标。赛事中不少企业都曾陷入“期货盈利即成功、期货亏损即失败”的误区,直到看到系统生成的“综合损益、风险规避率、资金占用成本”等多维度数据,才明白套保的本质是用可控的小成本对冲不可控的大风险。
从算敞口、做方案,到设权限、调策略,再到评效果,这场模拟大赛让50余家企业真切感受到:套期保值从来不是“反向操作”的简单公式,而是一套需要精准测算、协同配合、动态优化的系统工程。而浙商期货搭建的“保值方”,正帮企业把复杂的套保练得越来越通透,让风险管理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穿越价格周期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