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套期保值

做套期保值,3年盈利355亿元!

套期保值交易头寸_金龙鱼套期保值业务连续三年盈利超100亿_金龙鱼2024年财报套期保值业务盈利123亿

2024 年,金龙鱼发布的财报数据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整体营收和利润情况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8.66 亿元,同比下降 5.03%。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02 亿元 ,同比下降 12.14%。这样的数据乍一看,似乎表现平平,甚至在营收和净利润上还出现了下滑趋势。但当深入挖掘其盈利构成时,一个惊人的数字浮现出来 —— 套期保值业务盈利 123 亿。这一数据瞬间成为了市场焦点,在整体业绩的大背景下,套期保值业务盈利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星,格外亮眼。这 123 亿的套期保值业务盈利不仅在金龙鱼自身的盈利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放在整个行业中对比,也是相当突出的成绩。

进一步研究公司年报,金龙鱼套期保值业务已经连续3年盈利超过100亿,总计盈利355亿元。

金龙鱼套期保值业务连续三年盈利超100亿_金龙鱼2024年财报套期保值业务盈利123亿_套期保值交易头寸

01

油茅”金龙鱼

金龙鱼2024年财报套期保值业务盈利123亿_套期保值交易头寸_金龙鱼套期保值业务连续三年盈利超100亿

金龙鱼是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在华投资的多元化侨资企业,创始人为郭鹤年先生和郭孔丰先生。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主要涉足油籽压榨、油脂精炼、油脂灌装、专用油脂、油脂科技、水稻循环经济、玉米深加工、小麦深加工、大豆深加工、食品原辅料、粮油科技研发等产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产品涵盖食用油、大米、面粉及挂面、调味品、食品原辅料等家庭及工业用厨房食品;豆粕、麸皮、米糠粕等饲料原料;以棕榈油等油脂为原料生产的油脂基础化学品、油脂衍生化学品、营养品、日化用品等油脂科技产品。

公司采购品类主要分为大豆、水稻、小麦、油脂等农副产品和包材辅料及设备类两大类。公司的生产基于全国战略布局,公司建立了高效协同的生产网络,并通过大型综合企业群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规模经济,在泰州、 秦皇岛、上海、连云港、防城港等地建立了多个综合企业群。综合企业群通过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工厂集合于一个生产基地内,一间工厂的产成品是另一间工厂的原材料,从而降低整体的物流和库存成本。

公司的销售针对不同的产品及销售渠道设立了不同的事业部进行专业化管理,其中厨房食品下分设消费品、餐饮、食品工业三大渠道事业部,负责各渠道的建设及营销管理。公司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经销和直销。

02

为什么要做套期保值?

作为一家大型粮油企业,金龙鱼的原材料成本占经营成本近 90%,大豆、豆油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其成本和利润影响巨大 。为应对这一风险,金龙鱼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与现货市场相反的操作,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当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提前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锁定未来采购成本;若预计价格下跌,则卖出期货合约,保障利润空间。

以大豆为例,在过去一段时间,大豆市场受全球供需关系、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金龙鱼凭借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数据分析,精准预判市场趋势。在大豆价格处于低位且预计后续会上涨时,在期货市场大量买入大豆期货合约。随着时间推移,大豆价格果然上涨,期货合约价格也随之攀升,金龙鱼通过平仓获利,弥补了现货市场因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甚至实现了额外盈利。

除了精准的市场预判,金龙鱼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也为其期货盈利提供了保障。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严格控制期货头寸规模,使其与公司实际经营需求相匹配,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公司内部设有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实时监控市场动态和风险指标,一旦发现风险隐患,迅速调整套期保值策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确保了套期保值业务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从决策流程到交易执行,都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

从数据上看,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02 亿元 ,而套期保值盈利达到了 123 亿,若扣除套期保值盈利部分,公司在现货经营方面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这清晰地表明,套期保值盈利成为了支撑金龙鱼整体利润的关键力量。

倘若没有这 123 亿的套期保值盈利,金龙鱼的利润情况将不堪设想。在市场环境中,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若缺乏期货套期保值的有效对冲,公司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在极端情况下,公司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局面,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打击投资者信心,增加融资难度和成本。

从经营角度分析,稳定的利润对于金龙鱼维持日常运营、保障原材料采购、支付员工薪酬、进行市场拓展等至关重要。若无期货盈利保障,公司在经营上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影响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削减市场推广费用,导致产品市场份额下降;延迟新生产基地建设或设备更新计划,削弱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

03

何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交易头寸_金龙鱼2024年财报套期保值业务盈利123亿_金龙鱼套期保值业务连续三年盈利超100亿

套期保值是企业应对价格风险的有力工具,其核心在于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趋同性。企业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头寸,来锁定未来的采购或销售价格。以金龙鱼为例,在采购大豆等原材料时,若担心未来价格上涨增加成本,可在期货市场买入大豆期货合约。若后续大豆价格上涨,期货合约的盈利可抵消现货采购成本的增加;反之,若价格下跌,现货采购成本降低,但期货合约可能出现亏损,不过整体成本仍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套期保值的操作方式灵活多样,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除了简单的买入或卖出套期保值,还有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等较为复杂的操作。例如,当企业预期不同交割月份的同一商品期货价格差不合理时,可通过买入价格低的合约,卖出价格高的合约,待价格差回归合理时平仓获利。这种操作不仅能降低价格波动风险,还可能带来额外收益。

然而,套期保值并非万无一失。市场情况复杂多变,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走势可能出现短暂背离,若企业对市场判断失误,可能导致套期保值效果不佳。此外,保证金制度要求企业在期货市场维持一定资金,若市场波动剧烈,可能需要追加保证金,给企业带来资金压力。因此,企业在运用套期保值工具时,需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设置止损点,确保套期保值操作与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相匹配。

04

金龙鱼也曾折戟套保

在金龙鱼的套期保值历程中,并非一直收获颇丰,也曾遭遇亏损困境。其中,2016 年和 2020 年较为典型。

2016 年,金龙鱼商品衍生金融工具损失 34.05 亿元,当年净利因此暴跌至 8.5 亿元。主要原因是,受阿根廷洪水和交易型基金在期货市场上大量参与的共同影响,2016 年二季度大豆期货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公司为套期保值进行的期货交易,恰逢在价格快速、异常波动的时点上,从而导致了重大亏损。

2020 年,金龙鱼同样面临套期保值亏损问题。公司 2020 年的盈利为 60 亿元,远不及市场预期的 75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盈利更是同比大幅下滑。经估算,2020 年第四季度盈利仅 9.11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的 19.2 亿元下滑 52.55%。金龙鱼在业绩快报中解释称,2020 年第四季度相比 2019 年第四季度,饲料原料业务的业绩有所下降,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基于套期保值的衍生品截至年末按市值计价的损失影响。

具体来看,金龙鱼涉及大豆、棕榈油等产品的公允价值套期工具累计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15.56 亿元,也就是说,在大豆、棕榈油的期货操作上亏损了 15.56 亿元之多。当时的背景是,10 月份金龙鱼上市之际,原材料价格正居于高位,公司为保证成本过高规避风险,加大杠杆对期货市场进行做空,但是期货价格并未如愿下跌,反而是持续暴涨,造成了公司账户被强迫平仓亏损。

在这之后,金龙鱼开始重视风险防控。2020 年 12 月 31 日,金龙鱼披露称,2021 年公司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中开展所占用的保证金最高额度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的 30%,如需使用最高额度,需要进行审批 。

05

运用套期保值的代表性公司

套期保值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以下是一些在套期保值领域表现突出的代表性公司:

一、粮油行业

金龙鱼是国内粮油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套期保值业务连续三年盈利超过100亿元,2024年更是创下123亿元的新高。公司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对冲大豆、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显著提升了财务稳健性。

道道全专注于油脂加工领域,其套期保值业务在2023年实现显著盈利,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通过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成本,有效应对了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京粮控股在粮油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套期保值策略帮助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稳定的盈利表现。公司通过期货合约对冲价格风险,确保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宗商品贸易行业

物产中大是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贸易企业,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盈利达10.25亿元。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金属、能源等商品价格波动,显著降低了经营风险。

厦门国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表现突出,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盈利6.09亿元。公司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对冲价格风险,确保了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建发股份在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中盈利4.96亿元,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公司通过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成本,有效应对了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三、能源化工行业

新奥股份在能源化工领域表现优异,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实现显著盈利。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天然气、化工产品等价格波动,确保了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华润材料在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中表现突出,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通过期货合约对冲原材料价格风险,显著提升了财务稳健性。

四、其他行业

立讯精密在电子制造领域表现优异,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实现显著盈利。公司通过外汇套期保值对冲汇率波动风险,确保了国际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保利发展在房地产领域表现突出,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实现显著盈利。公司通过利率套期保值对冲利率波动风险,显著提升了财务稳健性。

套期保值损失拖累全年业绩 金龙鱼回应称财务状态良好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琰)讯,因套期保值损益影响2020年业绩,未及预期券商下调目标价格,截至发稿,金龙鱼(300999.SZ)跌9.38%,报99.6元/股。

公司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目前处于良好的财务状态。至于套期保值的具体影响及未来预期,因处于静默期尚不能进一步透露。

根据快报,金龙鱼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 1949.2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 60亿元,同比增长11%。据此数据计算,2020年Q4金龙鱼归母净利润为9.1亿元,同比下降52.58%。与 Q3环比下降56.29%。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Q4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豆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拉低毛利率水平;二是公司基于套期保值的衍生品头寸尚未平仓,按照年末市值计价而出现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另一家粮油类公司道道全(002852.SZ)也于1月发布业绩预报称,因套保产生平仓亏损,导致去年业绩由盈转亏。

金龙鱼套期保值损益影响2020年业绩_套期保值交易头寸_金龙鱼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套期保值操作分析

粮油类食品公司使用期货、远期外汇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常见的锁定成本方式。根据招股说明书,金龙鱼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超过87%。2017-2019年,金龙鱼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的平均金额分别为10.39亿元、9.45亿元和10.84亿元。

此前,机构普遍预测金龙鱼2020年 预计收入超过210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70亿元。而在今日盘前,中金公司也迅速根据业绩快报调降金龙鱼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中金公司称,金龙鱼预告去年净利润不及市场预期,因套保损益与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考虑到疫情缓解后,公司家用消费及高毛利率小包装业务发展的推动力减弱,下调金龙鱼盈利预测,并调降目标价4.3%至110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套期保值在粮油类及其他企业都是一项常见的操作。整体来说,还是看好金龙鱼的未来发展,公司在品牌、规模、渠道、产品都有优势。从资本端而言,暂时的下调问题不是太大。

民生证券研报也进一步指出,套保衍生品对应的现货产品销售预计将在2021年实现,未来该业务下的业绩有望随现货销售展开而逐步转回。

套期保值,原来没有这么简单

浙商期货最近干了件大事儿,攒了50余家产业链企业,一起做套期保值模拟大赛,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本领的同时,向市场推广自身的数字金融成果——一体化套期保值管理平台“保值方”。

什么是套期保值?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买进(或卖出)货物的同时,再卖出(或买进)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期货,这样一来现货和期货的盈亏可以相抵,从而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参赛的50余家企业正陆续提交套期保值方案,并按计划开始进场交易。然而在实际的模拟演练过程中,部分企业表示:“套期保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一、怎么定风险敞口和套保比例?

“原本以为风险敞口就是现货库存数量,套保比例照着1:1来就行,结果提交方案时被顾问泼了冷水。”某红枣加工企业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吐槽,说出了不少初次参与套保企业的困惑。

这家企业主营农产品,当前中秋临近,红枣需求量大增。企业模拟期初报的现货库存是3000吨,按1:1比例计划对冲3000吨红枣期货。可专属顾问一看数据就问:“你们还有1000吨在途红枣,预计下周到货,这部分算不算敞口?下游还有500吨订单没交付,这部分的价格锁定了吗?”

企业这才反应过来——之前只算了仓库里的现货,压根没考虑在途货物的价格波动风险,也没算已签订单的“隐性敞口”。“原来第一步算敞口就藏着这么多门道,差一点就满盘皆输。”

二、套保方案具体应该怎么做?

摸清风险敞口、确定套保比例,是套保方案的第一步。但是套期保值的完整方案,远不止于此。“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可用资金有多少?”

“用期货套,还是用期权?两者各有什么特点?”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什么时候离场呢?”

“从方案提交、审核,到批准、交易,怎么才能做到合规?”

“现货库存发生变动,衍生品头寸要即时调整吗?”

……

这些是赛事进程中,参赛企业和浙商期货顾问团队交流中交流最多的几个问题。

套期保值模拟大赛_套期保值交易头寸_套期保值方案设计

浙商期货大赛负责人表示,套期保值方案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其需要兼顾现货与期货的精准匹配、动态风险的提前预判、操作流程的闭环管控等因素,每个环节都暗藏多重专业门槛。所以方案在整个项目中至关重要。

三、权限怎么设置才能规避操作风险?

套期保值的操作是一整条流水线,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权限设置若有疏漏,很容易酿成操作风险。

“交易员没打招呼就凭经验调了期货头寸,还好风控无意中发现。”某大宗贸易类上市公司的运营负责人说:“不然未审核先交易,可能在后面的信息披露中触及合规风险,尤其是万一因此带来财务亏损,就更麻烦了”。这家企业初期为提高效率,让交易员和风控岗共用系统权限,结果交易员看到沪铜期货价格短期反弹,便将原本2500吨的空头头寸减仓至1500吨,导致现货端1000吨铜原料的价格风险完全暴露。

浙商期货顾问立刻协助企业在“保值方”系统的权限管理模块重构角色:交易员仅能在方案约定的区间内调整头寸;风控部拥有“头寸偏离预警”和“操作驳回”权限;财务部则负责实时监控保证金账户,确保资金异动时能第一时间介入。

“以前觉得‘一人多岗’省事,现在才懂权限边界就是风险防线。”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四、执行期间遇到突发情况,如何调整?

套保方案落地后并非一劳永逸,市场突发情况往往会打破既定节奏,调整策略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套保成败。某生猪养殖企业按方案完成生猪期货头寸建仓后不久,企业所在地区附近突然传出有猪瘟情况,几家养殖企业迅速安排出栏,短期内当地生猪现货价格应声下跌,而期货端的价格并没能立马体现。“团队一下乱了阵脚:有人说赶紧加仓期货头寸,有人说后续价格可能马上反弹,还有人觉得该观望,但没人能说清哪种选择对。”企业负责人坦言,原方案里没考虑过疫病突发的情况,大家只能凭直觉争论。

浙商期货顾问团队依托“保值方”,系统整合了疫情影响范围、区域存栏量、屠宰企业收储政策等信息,顾问分析指出:此次疫情仅波及局部区域,不会改变全国供需平衡,且企业已与大型屠宰场签订部分出栏订单,售价相对稳定。最终给出的调整思路是:不盲目改期货仓位,根据疫情可控后的预期出栏量,并用少量期权工具对冲短期价格超跌风险。没过多久,当地生猪价格稳定回升,企业最终稳住了收益。“突发状况真能考验功底,没有专业数据和分析,根本找不准调整方向。”该企业负责人说。

五、这次套保,成功还是失败?

“期货端目前亏了近50万,这套保肯定失败了吧?”刚进场交易一周的某棉花贸易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看着报表犯了愁。可浙商期货顾问的一番核算,却让他换了个认知。

据悉,该企业下游有1000吨订单,且自身尚未采购原材料,企业通过买入套保的方式稳定收益。而近期棉花的连日下跌使得期货端出现了亏损。顾问团队运用“保值方”系统生成了项目实时评估报表,报表显示,该企业现货端的采购预计节省约60万元,期现两端综合盈利10万元,套保目标已顺利达成。

浙商期货大赛负责人解释道,套保的成功从来不是看期货市场赚没赚钱,而是看是否实现了“稳定经营”的核心目标。赛事中不少企业都曾陷入“期货盈利即成功、期货亏损即失败”的误区,直到看到系统生成的“综合损益、风险规避率、资金占用成本”等多维度数据,才明白套保的本质是用可控的小成本对冲不可控的大风险。

从算敞口、做方案,到设权限、调策略,再到评效果,这场模拟大赛让50余家企业真切感受到:套期保值从来不是“反向操作”的简单公式,而是一套需要精准测算、协同配合、动态优化的系统工程。而浙商期货搭建的“保值方”,正帮企业把复杂的套保练得越来越通透,让风险管理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穿越价格周期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