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银行优惠

银行的外汇兑换手续费,有哪些节省妙招??

在进行外汇兑换时,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是不可忽视的成本。对于有外汇兑换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来说,掌握一些节省手续费的方法至关重要。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实用的节省妙招。

首先,可以关注银行的优惠活动。不同银行在不同时期会推出外汇兑换手续费的优惠政策。一些银行会在特定节日、新用户开户或者推广新业务时,降低外汇兑换的手续费率。例如,某银行在春节期间开展活动,对于美元兑换业务,手续费率从原本的 0.5%降至 0.3%。因此,在进行外汇兑换前,建议多关注各大银行的官方网站、手机银行 APP 或者客服热线,了解近期是否有相关优惠活动。

兑换外币需要手续费_外汇兑换手续费节省方法_银行外汇兑换手续费优惠活动

其次,比较不同银行的手续费标准。各银行的外汇兑换手续费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大型国有银行的外汇业务较为成熟,但手续费可能相对较高;而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给出更优惠的手续费率。以下是部分银行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手续费对比:

银行名称手续费率

银行 A

0.4%

银行 B

0.35%

银行 C

0.5%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不同银行的手续费率有明显差别。在兑换外汇时,建议提前咨询多家银行,选择手续费较低的银行进行操作。

再者,合理选择兑换时间也能节省手续费。外汇市场的汇率是实时波动的,而银行的外汇兑换手续费通常与兑换金额相关。在汇率较为有利的时候进行兑换,不仅可以节省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续费的支出。例如,当人民币对某外币升值时,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此时进行兑换,在兑换相同外币金额的情况下,所需的人民币金额减少,手续费也会相应降低。

另外,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可以与银行协商手续费。如果企业有频繁的外汇兑换需求,且兑换金额较大,可以与银行进行谈判,争取更优惠的手续费率。银行通常会根据企业的业务量和合作情况,给予一定的手续费减免或者优惠。

最后,利用电子渠道进行外汇兑换。很多银行会对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进行外汇兑换的客户给予一定的手续费优惠。这是因为电子渠道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银行愿意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客户使用电子渠道。因此,在进行外汇兑换时,优先选择电子渠道可以节省一部分手续费。

“汇率省了费用超了” 出境刷卡有哪些门道?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原以为薅了汇率的羊毛,然而一看账单还是多花钱了……”日元暴跌之下,很多游客分享着攻略前去扫货。而在社交平台上,多个博主吐槽在境外刷卡被多扣费的遭遇。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称:“这种情况广泛存在,受到运营成本、系统对接等多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发卡行没有推出多种货币结算功能,通常还是以美元为主。另外,每家银行汇率结算时点不同,有的是按照信用卡入账时的汇率,有的是按照信用卡出账时的汇率,这也会造成消费者付账单时体感的差异。”

随着中高考结束和暑假来临,出境游需求大涨。对于消费者而言,要选择合适的借记卡、信用卡,了解费用政策,在省钱的同时更要保障资金安全。

“隐秘”的货币转换费

“我在日本买东西都是用Visa卡,回来一看汇率不对了。问了才知道,刷卡后需要先将日元转换成美元,再转换成人民币,购买时点的汇率和结算汇率不同,并且还有货币转换手续费。”上海的吴女士说道。

北京的张女士也表示:“在日本买了手链,刷的是日元,入账金额是美元,最后出账账单再由美元转人民币。虽然号称零货币转换费,但还是存在差价。按照最后价格,一条手链亏了200多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双币卡以“人民币+美元”居多,这也意味着,持卡人如果去非美元使用国家刷卡消费,还需支付一定的货币转换费。信用卡行业研究专家葛亮告诉记者,Visa和万事达卡都是以美元为稳定货币,消费的时候是日元转成美元刷卡,按美元记录,信用卡出账后,如果用的是人民币还信用卡账单,还需要将人民币汇兑成美元还款。

银联国际相关人员指出,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双币卡产品主要指银联与其他卡组织合作发行的双标卡。此类卡片一般支持两种结算货币,如:人民币及美元等。在日本等部分市场,根据商户具体情况,持卡人可选择交易通过银联或其他卡组织进行结算。通过银联结算时,当地货币将直接转换为人民币入账;通过其他卡组织网络结算时,使用卡片支持的2种结算币种以外的货币作为交易货币,则需先将本地交易货币转换为美元,后续持卡人再用人民币购汇还款,相当于进行了2次货币转换,可能会给持卡人带来额外费用。

招商银行(600036.SH)信用卡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在境外刷卡消费发生刷卡货币和入账货币不一致的情况时,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货币兑换手续费。针对用户的这一痛点,该行于2013年发行了全币种国际信用卡,开启“一卡全币”时代,持卡人去任何国家,使用任意货币消费,都能使用人民币还款,同时享受零货币兑换手续费。

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如果带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前往日本旅行,可以选择银联支付网络覆盖的日本商户进行消费;如果是万事达一芯双应用卡,可以选择万事达支付网络覆盖的商户;在不清楚目的地商户具体支持哪些支付线路的情况下,可选择携带双币卡、全币种卡等。

银联国际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游客去日本购买东西,推荐使用银联单标借记卡或信用卡,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受理体验方面,日本市场全部ATM、 80%的商户POS终端可受理银联卡,广泛覆盖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2024年以来,银联国际重点针对中国持卡人刚性用卡场景优化了支付体验。同时,中国持卡人到访较为集中的重点商圈百货、旅游景点等均已开通银联卡受理。以交通场景为例,福冈、神户等主要旅游城市还可“拍”卡直接入闸地铁,使用云闪付App支付打车费等。此外,当前日本现金交易比重仍较高,中国游客仍有提取现金的需求,使用信用卡取现将产生较高的手续费成本,建议中国游客携带银联借记卡在当地取现。

在使用成本及体验方面,相比双标卡等产品,使用单标银联卡可直接通过人民币入账、用人民币还款、免收货币转换费。在提升用卡体验的同时,有效降低消费成本。

双币种信用卡_银联卡境外消费优势_境外刷卡货币转换费

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在市场需求和技术演进的共同驱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升级。2022年,银联线下受理网络已覆盖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商户数达3800万家;线上支付服务拓展至境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万线上商户。

另外,在账单管理上,银联国际相关人员指出,银联提供人民币对账、人民币消费通知,账单直接以人民币显示,方便持卡人核对消费记录,在减少多次换汇汇兑损失及手续费损失的同时,避免多次汇率转换带来的账单混乱。

银行推出境外消费返现活动

去德国看欧洲杯、到东南亚游海岛、赴非洲拍动物……随着假期模式开启,出境游热度大增。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中国游客出行半径明显扩大,整体国际机票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3%。其中,欧洲旅游热度较去年更是有较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举办欧洲杯的德国和奥运会的法国增幅最大。7月份,中国游客飞往巴黎的机票预订热度较去年同期增长70%,巴黎奥运会期间前往法国的跟团游预订热度同比上涨了225%。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预测今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为1.30亿人次。其中,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意愿更加多元,一些新兴旅游目的地逐渐进入游客视野。受访者中,超过四分之一的游客有意愿前往欧美进行旅游,其次为东南亚。中国游客的出境选择也更为多元化,欧洲、北美洲、非洲等占比提升,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然位列榜首。

针对爆发的跨境消费服务需求,国内多家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境外消费笔笔返现活动。

比如,招商银行信用卡2024年暑期档推出“非常境外游”活动,为持卡人提供“免费领320元汇率补贴”的优惠;建设银行信用卡推出了刷龙卡Visa畅享MUSE卡,境外消费笔笔1%返现,欧洲大牌至高10%返现。

北京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去日本旅游,买小件主要用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很方便。买大件会考虑刷卡,因为银行有一些境外返现优惠。”

葛亮分析称:“一般在境外游旺季如7月、8月,部分银行信用卡在临时提额、促消费返点方面都会有专项活动,这跟用户在境外游的频率有关,可以优选布局机票/当地商户折扣等专项权益的信用卡。”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出优惠活动的同时,银行也在积极降费。6月1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一项倡议,旨在指导收单机构在境外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方面进行降费工作,以降低外卡受理成本。倡议中指出,收单机构应遵循“支付为民”的理念,自国际卡组织外卡费率优惠事项发布实施之日起,确保费率优惠能够完全传递至商户。

倡议还明确要求,收单机构及其外包服务机构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截留外卡手续费优惠,包括但不限于明降暗升、转嫁成本等行为,以避免变相提高费率。此外,收单机构需要根据相关监管政策和行业自律要求,加强与商户的沟通,并确保信息的透明披露。

在用卡安全方面,上述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业务负责人建议:一是在刷卡时将卡片保持在本人视线范围内,并关注银行通过各渠道推送的交易信息是否存在异常;二是不要将信用卡交给他人使用,更不要将卡片信息及个人信息告知他人;三是如在ATM机取款,输入密码时要用手或身体进行遮挡,打印取款凭条尽量撕碎,避免卡面信息泄露;四是如果发现卡片丢失或遭遇盗刷,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挂失或冻结。

万事达卡方面告诉记者,该组织通过三种方式判断交易真实性:一是大数据检测,利用万事达卡全球网络的大数据资源进行网络级监测,识别发卡行或交易处理商系统遭到的网络攻击;二是人工智能,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网络级实时交易评分模型,并引入AI技术推出智能决策解决方案;三是生物识别,通过用户的行为生物特征和智能设备使用方式来判断其是否为自然人行为或是否为持卡人本人操作。